時間猶如指中沙,不經(jīng)意間就流逝了。
今年已是我進翔順以來第四次參加象窩培訓,每一次的培訓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覺與收獲。
第一年象窩培訓,我的感覺就是“受難”。剛進公司不久就接到培訓通知,更郁悶的是三十二個人中,只有我一人是女性。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,我孤零零地過了四天的培訓。
再次參與象窩培訓時,我已經(jīng)轉了崗,成了一名文員。這一輪培訓,終于多了很多花枝招展的姑娘,然而這些姑娘的年紀都比我小很多。俗話說“三年一代溝”,光聽這話,就能想象到我們之間的代溝有多深了。幾天培訓下來,雖然我偶爾能與她們聊上一會兒,但仍覺得“郁悶”。
第三年培訓時,教官來了,規(guī)矩也慢慢變多了。上課不許帶手機,吃飯不許說話,活動要集體參加……總體而言,這一次培訓不僅要嚴格遵守紀律,更要講究團隊精神。培訓伊始,我感覺良好,也樂于參與其中,然而當團隊因為我的失誤而受牽連時,我把自己封閉了起來,只為不連累他人,卻也讓自己在這場培訓中成了一個云淡風輕的過客。
今年的培訓,在上象窩前,我還是打算只做一個看客??墒?,第一天早餐后的站軍姿,我就連累了隊友們被多罰一分鐘,這讓我覺得很內疚。
晚上的拓展活動是造“翔順大橋”。我主動把以前玩過的理念跟隊員們分享。最后,我們隊造出的“大橋”既堅固又美觀,僅用17張A4紙造出的“大橋”就可以承受三塊半磚頭的重量。
第二天是陳妍老師的專業(yè)課,講的是“培養(yǎng)解決問題的能力”。她的課讓我感觸頗深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下降了,做起事來,很多時候會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。比如說,以前三分鐘可以做好的事情,現(xiàn)在花上三小時也未必能做好,這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。這種感覺就好比快要下山的夕陽,即使再燦爛,也只能映出彩霞斑斕的碎影,再也難以拼湊出曾經(jīng)的輝煌。
我到底有沒有全面地認識過自己,我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想那般沒用呢?我自己的長處又是什么?
在做“沙場點兵”的拓展時,當我們隊的男士兵都“犧牲”了,只剩下我們這些阿姨的時候,大家都你推我讓。這時,我想起陳妍老師在講述“培養(yǎng)自信的五個策略”中就有一個是“大膽地邁出第一步”,于是我鼓起勇氣上去了。由于緊張,將軍說向左走兩步時,我卻向右走了兩步,這樣的錯誤讓我難以接受,于是我強迫自己靜下心來,每次做動作都要聽清將軍的指令,在經(jīng)過幾次掙扎和糾正之后,我和將軍的配合越來越默契。有隊友對我說:“阿姨,你比我們男的還厲害!”我聽了很高興,是啊,其實我并不比別人差。
回想今年調整工作崗位的時候,那時我對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竅不通,基本上都需要重新學習。為了讓自己盡快上手,下班后有多少個夜晚是在加班中度過的,連我自己都數(shù)不清了,那時候每天累得回到家就只想著睡覺。由于壓力太大,每天半夜醒來就難以入睡,各種的辛酸也只有自己能夠體會,可是不也走過來了嗎?這就是一種堅持!
流逝的年華已經(jīng)一去不復返,就算我再怎么追悔也于事無補。我何不珍惜現(xiàn)在擁有的,努力去做,哪怕做不好,也無愧于心。其實,人生就如一場培訓,如果我還是把自己當成看客,那在我以后的人生舞臺上,我就真的成了自己人生中的過客了。最后,籍以此詩勉勵自已:
何須感慨近黃昏
一年一度又培訓,
象窩山中離俗塵。
體驗活動策群力,
專業(yè)課程解疑惑。
光陰已逝成追憶,
珍惜當前是本源。
既是夕陽無限好,
何須感慨近黃昏。